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外论文

《易经》的价值观

作者:孙晶

1.前言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它的产生据说大约距今6500年。从《易经》的产生以及早期应用看,它是一部占筮之书,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的一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

《易经》经过了一个非常长时间的发展演化过程,到了周代时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周易》。《周易》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用于,在《春秋左传》和《国语》中就记载了22个运用《周易》占筮的事例。在春秋时期,《周易》主要用于筮占,为人们行为提供指南。

《周易》再经过演化,终于成为了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典籍。

从《易传》(一般认为是孔子所做)对《周易》解说看,《易传》注重《周易》的筮占功能,并且明确地告诉人们《周易》是使人们顺从天意、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系辞传第七章第五节

到了汉代以后,《周易》的性质有所变化,《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从中华文化的传统上讲,《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也就是一切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源文化。

2. “中和”思想

《周易》的智慧应用到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这种阴阳思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治国思想,也是齐家之道,更是个人的自觉自省之道。“易道中和,和谐万邦”是《周易》价值观的核心。

“中和”本指中正、平和。以后引申为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

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乾听之绳也。” 《荀子•王制》(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而吾顺之者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臣也,夫如是,则伪不起矣。” 宋:叶适《中庸》

易的阴阳思想讲求平衡,也即事物之间的和谐;易的价值观坚持“中和”的概念,此概念可以分解为“中”与“和”两个部分:“中”讲的是事物的一方维持对方同时存在的界限,维持了这个界限,就使一个统一物不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以保持事物的中和平衡。所以,“中”比“和”更重要,要让对方存在,自身才能存在;双方保持着平衡,才能和谐相处。做到了“中和”之道,才能实现“和谐万邦”的理想世界。

狭义地讲,“中和思想”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承认世界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学会包容善于合作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3. “天人合一”思想

继承了《周易》思想的黄老学派的《道德经》和《黄帝内经》讲“天道”,就是讲的天人关系、人间社会的道德伦理关系等等,讲天道是把这些精神原则展现在人间社会宏观微观的所有层次上动态地去认识和遵循,不能离开了人天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来谈论个人的博爱慈悲和仁德之心,也不能离开普遍原则来谈论道德教化、来鉴别圣人贤者。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对最高精神本体的论述与体验都是讲求圆满的,这种体验尽管不像印度人那样运用直觉,但寻求一种人天同体的境界其途径是相似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际易学专家联盟 主席




文章分类: 第五届论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