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外论文

2022第五届世界易经高峰论坛总结报告

作者:新闻发言人

立足新起点   开启新征程

2022届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2022第五届世界易经高峰论坛总结报告

    2022629日至7月2日,值此盛夏时节,2022第五届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如期拉开帷幕。这是国际易学界一次盛会。回顾本届论坛,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精彩纷呈、令人难忘!这是一次促进交流、推动合作的盛会,这是一次创新发展、展示成果的盛会!论坛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坚信:易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珠,在经世致用、文化融通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论坛规格较高   社会影响较大

本届论坛主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易学走向世界常态化”,这是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常务理事会决议确定的永久主题。出席本届论坛的有:来全世界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易学专家、学者在云端会议,以及来自中国大陆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易学专家、学者、易学爱好者,共300多人现场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无锡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备案、核准召开,由天基大成文化(无锡)集团有限公司、国际易学交流中心、中国国学交流中心主办,由无锡市天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协办,由天申书院文化发展(无锡)有限公司、大正藏文化发展(无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

会议由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宣布开幕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大会主席、四届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理事长、司库、世界经济国际战略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会长、天基大成文化(无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致辞。主持人隆重介绍了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著名学者,并宣读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贺信;宣读民政部原常务副部长陈虹的题词;宣读新加坡易经研究会、加拿大易经学会、美国易经学会、亚洲易学联盟、云南中华周易研究会、安阳易经研究会的贺信及宣读李书有教授的题诗《中国梦》。大会授予鲁扬才“易学至圣”荣誉称号,并赠予牌匾一块。无锡市原政协主席贡培兴、安阳市政协副主席李永红、无锡市人大民宗外侨委主任徐惠娟、南京师范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栋杰、浙江大学孔令宏教授、原交通银行无锡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何国洪等领导、学者先后致辞。

最后,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博士、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常务理事会副主席兼大会主席成中英发表主题演讲

    为了大会的成功举行,天基大成文化(无锡)集团有限公司走访国内外学者、征求各方意见、明确会议方向、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并精心制作了邀请函,广泛宣传,加强联络,务求取得实效。论坛的成功举办,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要求的落实,是对江苏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部署的推进,是对无锡市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安排积极响应,对提升无锡城市知名度推动无锡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搭建高端平台,促进交流合作

天基大成文化(无锡)集团有限公司、国际易学交流中心、中国国学交流中心在政府与广大易学专家、学者的关心和支持下,在鲁扬才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秉承“学术、人才、社会责任”的宗旨,以“探索、研究、发现、求证、超越”为工作方针,进行周易术数课题创新研究,争创世界一流智库;组织实践考察,推动学以致用;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文化融通,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这些努力,将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常务理事会搭建传承发展的高水准平台、文化交流的高契合平台经世致用的高质量平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深刻挖掘“易道”中的现代价值,易医同道,健康世界,为现代生活注入充满智慧的正能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志耽经学、探索实践,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会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大会以全体会议、分组讨论及云会议的形式交叉举行,使与会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会上,位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张栋杰教授的演讲题目是《2022高考、国学与发微》;孔令宏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数理术——易学象数与义理融合的可能架构》;李庆峰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六爻伏神法则三大流派及股市预测应用初探》;肖力千博士的演讲题目是《论以阴阳为纲领的地理学方法——以蔡元定 《发微论》为基点兼论老子关于“道”的哲学》;李新异的演讲题目是《易经智慧对心理咨询的指导作用》,甘雨泽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中国未来20年行业发展趋势》,赵建永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周易·复卦》一阳来复的奥义与应用》各位专家、学者将其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高效的分享。

   

三、研究发展创新,学术成果丰硕

本届论坛谈易论道广,创新观点多。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精准的深度上,展示了代表当前世界易学研究水平的研究成果,对中华易经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论坛对投稿论文进行评审,最终收入大会论文集共61篇,首批印刷刊登精选论文20篇,其余分批次发表。

首批20篇论文分别从易学体系的建构、数术原理与应用及易学综合应用的角度展开讨论。

易学体系的建构

清华大学成中英教授的文章题目是《如何确定卦爻象的含义:深思易道、广

践易行》。成教授强调易学的发挥在认识易的含义,以及卦爻象的形式发生与结构之外如何来确定易经文本典范易的基础所在。在经过易卦象形式的分析之后,直接探讨意义发生的各种因素,提出意义符号所包含的指导性规范性以及理想性,另一方面同时分析象数不能离开义理,义理不离开象数的关系。为此成教授提出了易的意义决定的九项原则,同时说明易卦爻辞如何面对诠释的需要来创新其新义适用于具体的状况。事实的描述与认定和主体的意义赋予与决定是离不开的,同时存在的现象与价值的理想也不能分开,两者共同决定了Being and Ought之间的整体关系,这样才能说明易卦象的意义,并进一步可以从现实中提升对于人的德性的要求与对理想的追求,而不只在对未来的预见方面

传统易经并没有说明易经符号系统,卦爻象为何具有其系统决定的实质之外,辞的含义却不清楚,更无法进一步强调如何发展新义,在应用中只是重复过去的说法,而未能说明新义如何产生成教授试图充分说明卦爻象的意义基础,进而探求其创新意义。

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孔令宏教授的文章题目是《数理术——易学象数与易理融合的可能架构》。易学分为象数派和义理派。如何整合甚至超越它们,前人已经提出过若干方案。孔教授提出以数、理、术的三重互动关系为根本的方案。数与理的关系,就先后而言是数出于理,就轻重而言是理重于数。为此,需要因数明理,原数顺理。认识是为实践以满足人的需要服务的,数、理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因数行术,以理驭术。以数、理、术架构整合象数派和义理派,能够与中国古代实用知识的诠释紧密结合起来。

孔教授提出的融合象数与义理的架构理清了数、理、术的关系,建构了原数顺理、因数行术、以理驭术的易学体系。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河洛文化研究所所长甘雨泽教授的文章题目是易象概论》。甘教授将周易的卦象分为四类,包括天象、地象、人象与物象,并将卦象的分析方法总结为三类,一是总体分析,而是上下卦分析,三是互卦、综卦、错卦、隐象。甘教授对易象的分析,直透易学的本质,利于把握易学的核心思想。

(二)易学综合应用

南京师范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张栋杰的文章题目是《三星堆文明的易学杂谈》。张教授利用“观物取象”等易学手段,对三星堆文明的青铜器的卦象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三星堆文明的青铜器如太阳神鸟、太阳轮、蚕丛、直立人之眼等卦象说明其存在太阳崇拜;同时,三星堆文明处于易学“火炼成器”的青铜科技时代的鼎盛期,存在与西部部落的贸易、融合与对抗等。

张教授从易学卦象的角度对三星堆文明的青铜器的外形、年代、消失、迁徙及人物进行了创造性解读。

天津社会科学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赵建永的文章题目是《《周易·复卦》一阳来复的奥义与应用》。赵建永研究员阐释了复卦的含义,并讨论了儒释道三教对复卦的诠释与应用。赵建永研究员的观点为统合易学与三教思想,辨析三教思想的异同做出了较大的理论贡献。

湖南大学博导靳九成教授的文章题目是《发现七个天人规律创建中医学、易学现代科学基础》。靳教授梳理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脉络,依现代天文物理学、宇宙生物学、生物进化论、现代最新医学成果等,研究中医学的现代科学基础。靳教授提出现代天人作用三大机制、模型,中医学阴阳论模型及六曜论平气预测疠气模型,发现了7 个天人规律,出版专著《生命(医易)百年历》(2013)和《中医学现代科学基础》(2022),创建了中医学、易学现代科学基础。靳教授成功预测了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充分证明了中医学与易学的科学性、实用性。靳教授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展易学与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理事钱海峰的文章题目是《自求口实—— 对《易经•颐卦》的一些思考》。钱海峰主要讨论了颐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进行了批判。

南京师范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范丽娟的文章题目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从中国桥头遗址的易经卦符谈起》。范丽娟通过分析桥头遗址出图的陶制器物的易经卦符,说明伏羲八卦衍生的六爻卦在九千多年前就出现了,证明中国上古文明存在的时间年限九千多年。范丽娟的研究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证明。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青少年心理康复疗愈专家李新异的文章题目是《易经智慧对心理咨询的指导作用》。李新异依托易经思想建立了“易经应用心理学”体系。该体系是心理咨询的导航系统、定位系统,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选拔不同赛道的优秀人才,还可以系统地分析人的疾病状态,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心理素质等。易道广大哦,无所不包。易经心理学体系为易经思想的现代化应用拓展了新的领域。

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理事施凯的文章题目是《亦坚亦柔,成和成谐——《周易》中的成语智慧》。施凯从易学中的成语入手,探究了易学思想对人生的启迪与意义。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庭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博士生许家瑞的文章题目是《剥、复二卦与无锡梅园天心台设计》。剥卦与复卦同为十二消息卦,对应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反映着中国农耕文化的精华。通过梳理无锡梅园园主荣德生的人生历程,剖析其社会关系,结合相关文本材料进行分析论证:首先发现天心台的文化内涵源自剥、复二卦转换之理,即儒家“天地之心”说,与洗心泉构成了“洗心—见心”的隐性景观序列;其次发现天心台平面布局采取了对汉字“心”的呼像喝形;最后阐释荣德生在设计建造梅园及天心台时为国为民的考量与用意。该文对无锡梅园文化价值的提炼,充分体现了易学思想在人们生活日用中的道德教化功用。

厦门市易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金圆的文章题目是《易道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遇——以道教文明为视角》。易学文明与道教文明可谓一体中的两面,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代表。时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道教文明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把握机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好的贡献,需要进一步增强道教文明自信,也要提高道教文明与时俱进的守正创新水平,还要勇于担当保护继承道教文明的光荣使命。该文从道教文明的视角阐明易道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遇,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基础。

河南省易学文化研究院温县分院院长马希力河南省易学文化研究院温县分院副院长樊素青河南省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贺宗定的文章题目是《全真龙门先天丹道功法》。丹道功法以《周易》《道德经》《阴符经》讲述的天地演变、生化万物的自然规律理论为基础。丹道是以人为本,研究生命能量与物质自然起源、从哪里来与自然死亡、进化及归属问题,有益于揭开内丹修练神秘面纱,并推动丹道理论与现代生命科学结合的完善发展,有益于推动道教文化发展。

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理事德应的文章题目是《笔迹书写分析中的触觉与力线关系》。汉字书写是一种意识与无意识的心、手、脑综合参与的、复杂的线条触觉运动,是心、身、意、态合一的力线痕迹表达体。汉字书写综合了人身之意和神,表达了国人书写中精、气、神,是书写者意识和无意识的综合表达,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笔迹书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着灿烂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特点,尤其是汉字书写的这种艺术性、心灵性、思想性、意识性的特征,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发扬这种书写价值很灵活的精神,让书写的文化更加有血有肉的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让中华文化更符合现代人特征和时代性。

(三)数术原理与应用

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常务理事、世界经济国际战略专业委员会会长、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名誉会长、总顾问、南京师范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鲁扬才教授的文章题目是《斗首五行运用及基本原理初探》。鲁教授从斗首五行运用的基本原理、斗首翻化的原理及作用、用时四柱在斗首五行择日中的运用、课格断吉凶的基本原理及斗首五行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斗首五行的基本原理。

鲁教授对数术原理的解读,融合了易理与象数,推动了数术学的纵深发展与系统性体系的建构。

南开大学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墨香教授的文章题目是《浅论周易与术数》。廖教授将易学的研究流派分为哲学易、管理易、科学易、中医养生易及术数易。廖教授对以上五种易学流派的研究方向做了定义,明确了术数学的研究定位,并尝试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术数学,进而解读术数学的预测原理。廖教授的观点为术数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李庆峰的文章题目是《六爻伏神法则三

大流派及股市预测应用初探》。教授在火珠林六爻筮断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六爻伏神设定的基本原理及《火珠林》、《易隐》、《易冒》三大流派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探讨了六爻股市预测和传统人事预测的差异,基于思辩和实践验证的视角,论证了六爻股市预测爻爻取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易隐》伏神法则最具应用价值,丰富了六爻方法论应用于现代金融领域的实用技能与方法。

易经股市预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挑战之艰巨也是毋庸置疑的,李教授的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肖力千的文章题目是《论以阴阳为纲领的地理学方法——以蔡元定 《发微论》为基点兼论老子关于“道”的哲学》。肖博士从探讨宋代理学家蔡元定的地理学著作《发微论》开始,认为其最主要的学术价值在于将原本杂乱纷纭的地学形法,纳入到一个以阴阳对待为纲领的体系中。而这样的纲领体系,在中国自古的学术传统中渊源深厚,上溯三玄,下开百术。而北宋邵康节更是将其光大昌明,合阴阳太少为四象,以之观天地造化,分合消长,合则归一,分则衍万。使天地得其纲领,万物不失伦序,名为观物之学。而蔡元定精研邵子之学,更制历法,创音律,注《玉髓》,由《发微论》正可见其学术之要义,后来学者宜就此而深究。肖博士认为,地学理论以易学的阴阳思想为纲领,以易学思想统摄地学理论,有删繁就简之功。

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副秘书长、国学及七政四余研究院院长张嘉文的文章题目是《七政四余用制探究》。张院长对七政四余理论中后天人事十二宫划分法及观测天象的黄道回顾及赤道恒星之分别进行了辨析。张院长的研究推动了七政四余的理论深度研究。

复旦大学规划院市政室主任、城市规划师、市政工程师武化柱的文章题目是《推演奇门遁甲局式的一种简便方法》。武化柱在阴阳遁一十八局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一种推演奇门遁甲局式的简便方法。即以二十节气和六十甲子为经纬,在《烟波钓叟歌》中对阴阳遁划分的总纲性论述的基础上给出推演奇门遁甲阴、阳遁局数的一种简便方法。为大家研究奇门遁甲术数提供一种简便的思路。

综上所述,首批刊登的论文紧紧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易学走向世界常态化”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易学思想文化。本期论文既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又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充分展示出世界易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以全体会议、分组讨论与云会议的形式交叉举行,分别对义理、象数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按照周易术数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置了个分会场:奇门遁甲、大六壬、太乙神数分会场;堪舆、四柱、六爻研讨分会场;易理、易经心理学、七政四余分会场;国际云会议让众多易学专家学行了专题发言和实战演练,与会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

   本届论坛对国外论文进行了评奖:

    1、论文等奖:

成中英

如何确定卦爻象的含义:深思易道、广践易行

    2、论文等奖:

Francesco Tommaso Currò

L'importanza delle norme della virtù (De) e delle norme del diritto nell’ “Yi” (Mutamento)

Friederike Assandri

A Tang dynasty dialogue on the sage embodying Dao:different visions of the sage in the Zhouyi Zhengyi and the Daode jing yishu.

Erika Fritz Roa

I CHING Y EL TAROT

Will Buckingham

Playing with Prognostications: On Taking the Yijing Seriously

    3、论文三等奖:

Wara Alexandra Cajías Ponce

V Foro Cumbre Mundial de I Ching

Venerís Duany

Ponencia Iching 2022

김재형

기후 위기와 문화 전쟁 시대의 주역 읽기. 천지비(天地否) 중심으로

Carolina Marcela Pérez Taboada

Relacion entre el Yi Jing y los Sistemas Complejos

Andrea Martínez Arcos

LA FILOSOFÍA DEL I CHING Y SU INTERPRETACIÓN DESDE EL OFICIO TEXTIL. UNA VISIÓN COMPARADA DESDE SU CONTENIDO, ESTRUCTURA Y SIMBOLOGÍA.

Vincent Tricarico

Yi King II une clef pour mieux comprendre la Chine

Natalia Soledad Oliva

El libro del “I Ching” como fuente de inspiración para nuevas creaciones artísticas

Karina Silva Feal

SINDROME DE DÉFICIT DE ATENCIÓN Y EL TAI CHI CHUAN

Martín Santos Espada

Más allá de las distancias: trazando puentes interculturales y epistemológicos

Yolotzin Saldaña Paez

EL I CHIN Y EL SENTIDO DE LA VIDA

Samuel Nexans Briceño

Cómo se organiza la naturaleza Basada en el Yì jīng

Teresa Chacón

DECONSTRUYENDO EL I CHING Y/O GENERANDO NUEVOS LIBROS (O ARTEFACTOS) DE LAS MUTACIONES

Alicia Cifredo

SEXISMO Y DIVERSIDAD DE GÉNERO EN EL LIBRO DE LAS MUTACIONES

Víctor Noel Hernández

Qi Gong e I Ching

Karina Carmen Velasco

I Ching——A Journey Unseen Inspirations in The West

Matheus Oliva da Costa

Estudo corporal do Yì Jīng

Walther Sell

THE TAOIST I CHING — CHINESE IDEOGRAPHS AND SQUARE DANCING

Elin Erika Almén

I Ching som verktyg i koreografiskt skapande Elin Almén

   

四、易学人才辈出嘉奖推动发展

    经过世界易经高峰论坛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严格评选,2021年第四届世界易经高峰论坛暨首届全球大健康论坛诞生了数量众多而明亮璀璨的新星。

荣获世界易学至圣、世界易学泰斗、世界道学泰斗、世界奇门遁甲泰斗、世界堪舆泰斗的有主要有成中英、张栋杰、鲁扬才、孔令宏、陈紫微、白云、戴莉莉、梁蓝心,由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颁发。

荣获世界七政四余名师、世界七政四余专家、世界易学导师、世界堪舆导师主要有张嘉文、李智辉、刘奎冯映云、周瑾雯、文花艳、施文远。

荣获世界道学名师、世界笔迹学名师、世界易学文化专家、世界堪舆名师、世界著名易学形象大使、世界堪舆专家的主要有有樊素青   唐联应、戚文伟、陈庆龙、黄永华、李小梅、刘洪荣、钱射、吉志康、道玄、梁祖全、罗国章、吕秀娟。

荣获世界易学和谐大使的有李一丁、徐永贵、杨平锋、管锡康、杨美艳、丁秋芳、黄文伟、浦益龙、张云芬、钱文栋、黄亚斌、龙晓生、孙进、孙志强、张伟恒等钱海锋等29人获评中国优秀易学专家,张贵祥等58人获评世界易学专家,施胤同等31人获评世界易学新星。

    他们必将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易学文化的中坚力量,也必将为世界易经的弘扬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五、凝聚中国力量,传播中国文化

    在论坛的举行过程中,与会专家、学者深深体会到,在对易学探索、研究、发现、求证、超越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更加注重继承易学优秀文化,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源泉和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大家肩负易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重任,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更加注重坚持正确的政治和领导方向、秉持严谨的学术导向。在论坛各项活动中,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坚持科学精神和正确的学术方向,对易经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坚决反对一切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的言论和行为。

    更加注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天我们研究学习《易经》,就是要在“易道”中寻求和弘扬蕴含于其中的深刻智慧,深刻挖掘以易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为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注入更多充满智慧的正能量。坚持古为今用、开拓创新,做到融会贯通,经世致用,与现实文化相融通,实践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更加注重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中国理念。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易学研究与实践,以易经文化解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世界易经高峰论坛这一国际化的传播平台,客观、真实、生动的报道了中华古老的易经在现代社会多彩而辉煌的应用。

更加坚定了我们把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办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品牌的信心。我们决心按照大会宗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易经走向世界常态化”,把高峰论坛一届一届办好、办下去,争取5-7届参与国家达到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数,把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办成与孔子学院一正一辅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文化品牌。

更加重视携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研究和学习《易经》的保和太和思想与天地人三才系统,要以更为宏大的视野,关注我们的星球,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更加重视共同推动传统文化促进大健康理念与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全民保健意识,加强健康管理意识,加强基于传统文化的非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将中国大健康理念在世界传播,让中国大健康产业成为国家名片走向世界,与形而之上的孔子学院相辅,形而之下的大健康体验更接地气,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身心健康。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周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许多核心理念——仁义礼智的道德原则、和睦有序的家风传统、守望相助的社会精神,追求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睦邻友好的天下图景……直到现在,我们始终秉承这些优秀的理念,砥砺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本次高峰论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易学走向世界常态化”为主题,充分符合习总书记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次会议以研究《周易》为切入点、出发点,认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可谓恰逢其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必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必将形成兼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强大精神力量,必将成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内在动力。


DSCF5025_副本.jpg


文章分类: 学会公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