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周易数术学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外论文

《易经》中德性规范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作者:Francesco Tommaso Currò

在《周易正义•序》中,作者孔颖达写道:“故易者,所以继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我们谈论所谓的主权方式,即“第一个主权”治理国家的正确方式。《周易》本身,尤其是其中所载的《易传》(或“十翼”),提出了以德性规范为指导,同时加强法律规范的治国理念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为人类管理家庭和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1、道德规范(

1) 统治者自身首先必须具备适当的美德,在《易传》中,据说统治者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感。《系辞传》第二卷引用了孔子的话:“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说:“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象传》曰:覆公餗,信如何也。这是根据鼎卦九四阳爻来说明,只有拥有德行、知识(智慧)和权力,才能适应岗位和胜任工作,否则,很少有人不会带来灾难;语言的美德是第一要务。

传》中关于“观”卦的内容也有这样的说法:“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

《易传》认为,要实现德性的规范,就必须“提高德性”和“提升德性”。在畜彖中,解释了“大”(二十六卦)的象和卦,并谈到了“尊德”和“”,而在鼎彖中,也说:“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德行(“贤”)是指既有技能又有德行的人。德高望重(“”)意味着尊敬和任命人民


值得的修德(”)就是修德。

你为什么要崇德修德?在《系辞》第一卷中引用了孔子的话来表达道:“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行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虽然这里提到了“天佑”,但它实际上是一种个人属性,人们认为,“崇德”是实现“吉无不利”的重要原因。

在《颐彖》中:“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的作者认为,仅仅依靠“明智的”君主是不可能养活世界人民的。要培养德才兼备的“贤者”。只有这样,通过教育和治理人民,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的地位,丰富人民的道德品质,才不会缺乏足够的温饱。相反,如果君主不提倡贤者帮助他,他将招致失败和悔恨,“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2)加强人民教育

所谓教化,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变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形成高尚的品格。临彖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教思无穷意味着教育人们关心他们应该是一项持续、永无止境的活动。

大象》:“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强调正义是用来激励人们和培养他们的道德。

咸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就是感觉。感觉就是通过举例教学和用文字教学。在教育实践中,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教育必须持续不断,不能一劳永逸。《离大象》中有这样一句话:“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这里有一个关于卦及其卦辞的解释:只有当君主反复教育并坚持正确的道路时,他才能成功地教育世界人民。《恒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这里重申了同样的原则。

第二,有针对性的教育。《观大象》: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最后一句话紧随前一句,意思是上述君主遵循卦的例子,无处不在,视察各个领土,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并根据当前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要求君主加深对其人民的了解,了解形势,并有一个准确的目标。


2、法律规则

《周易》非常重视道德规范,但也注重法律规范。《大象》“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这里所说的“数与”是指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第一句解释了卦名的定义,而下一句的阐述旨在解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必须适度和适当。这里把“数与的体系”和“道德行为的讨论”一起提到,这表明法律体系与道德规范一样重要。按照这种思路,《周易》,尤其是其中的《十翼》(亦称易传),对法治相关问题进行了许多深入的探讨。


1) 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周易》的经典中,对刑法的强调已经显现出来。六十四卦中,有噬嗑卦。是指用牙齿咬人,是指上下颚合在一起,噬嗑是指闭上嘴来咬东西并清除口腔中的障碍物,其名称取自整个卦的图像。象征这一卦的是起诉和执行判决,以消除干扰的有害因素,因此著名的占卜“亨,利用狱。”它被理解为刑法,原文中“吉祥”的汉字,源于“”:吉祥,旋转顺畅。当被障碍物隔开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时,一切都会顺利发展。这是一个比喻,用来说明刑法的应用意义)。在《周易》的六十四个卦中,有一个特殊的“利用狱”卦,即适用刑法,这表明了承认法治的重要性。

《周易》明确指出了相关地方法治的重要性。《系辞》第二卷引用孔子的话说:“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这意味着人不认为做粗鲁的事是可耻的,不认为做不公正的事是可怕的,除非看到好处,否则不知道如何取得进步,除非受到威慑,否则不知道如何受到惩罚。这表明,不懂仁义的人必须通过法治来处理,才能取得成效。

系辞》卷中也有这样一句话:“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理财意味着管理和经营企业,正辞意味着纠正措辞以形成公平的理解,禁民为非意味着利用法治防止人们犯罪。因此,在《系辞》中,这样做被认为是“义”。这样,人们认为,要通过健全的法律手段确保仁义的实现;实现法治与实现仁义必须齐头并进。


2) 规则和制度的基础、方法和原则为了实施法治,我们必须首先确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适当规章制度。如何形成适当的规章制度?《周易》对此有两个基本思想。

第一种是以相关哲学为指导。《系辞》第一卷写道:“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意思是:关门叫坤,是阴,开门叫,是阳。阴阳就像一扇关闭和打开的门,叫做变化,而持续不断的交流叫做流动。事物是按照阴阳变化规律存在的,表现出来的和可以看到的是所谓形象,形成的东西称为工具,人类专门创造和实施的规范称为法律。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系辞》中的“制而用之谓之法”认为所有规范和规定都是在阴阳对立统一的原则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制定的。这是正确的。普通规范和制度通常有节制、控制和开放、调解的一面。正如《传》中关于卦所说,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实施法治通常也需要“宽大相助”

但这里所说的“法”,更重要的是指在制度变迁时起到推陈出新作用的法律。《系辞》第二卷:“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贫穷到繁荣的转变也是从阴到阳的转变。这是通过改变“法律”来实现的,即废除旧的法律和法规,建立新的法律和法规。这是根据阴阳灵活性原则进行人为制裁的结果。

二是要充分把握客观事物的情况,找到关键。《系辞》中有这样一句话:“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Passerá是指事物的各种元素及其流动的相遇(在原文中,意思是用两个中文术语或汉字表达的:代表遭遇,代表通过)。

“仪式”是建立社会行为的规则、规范和仪式的总称。这里的“仪式”泛指日常事务,通常处理事情的方式。朱熹(理学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曾生动地解释了“观经”的概念:“谓如庖丁解牛,于族处却‘批大郤,导大窾’,此是于其筋骨丛聚之所,得其可通之理,故十九牛而刃若新发于硎。在这个原则下,如果你不能管理汇集处(互连、联合),但你只能看到一部分,那么它如何工作呢?它必须面对理解的遭遇,中间只有一处能够通过。与脉相似,它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自然交叉,因此它的仪式可以进行。如果汇集处没有通,将被阻止且不可执行;如果有通道,但没有相互联系,那么你将被许多正确和错误的决定蒙在鼓里。从中可以看出,行其典礼还包含以下理念: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了解相关因素的趋势和相互关系,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确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不仅关系到基础的客观性和完整性,也关系到正确的操作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灵活性是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时应遵循的重要理念。


意大利学者


文章分类: 第五届论文国外
分享到: